摘要:《敕勒歌》是南北朝时期北方草原民族的一首民歌,歌词用比兴手法,以高亢激昂的音调,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,展现了其壮丽和辽阔。全文如下:,敕勒川,阴山下。,天似穹庐...
打折电话:8
089
8
2
8470
《敕勒歌》是南北朝时期北方草原民族的一首民歌,歌词用比兴手法,以高亢激昂的音调,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,展现了其壮丽和辽阔。全文如下:
敕勒川,阴山下。
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
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
译文为:辽阔的敕勒平原,就在阴山脚下。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,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。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,草原无边无际,一片茫茫。风儿吹过,牧草低伏,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。
此诗勾勒出了北方的壮丽风光,展现了其广阔无垠、生机勃勃的特点,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。
敕勒歌古诗啥意思
《敕勒歌》是一首描绘草原风光和游牧民族生活的古诗,全文如下:
敕勒川,阴山下。
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
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
译文为:辽阔的敕勒平原,就在阴山脚下。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,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。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,草原无边无际,一片茫茫。风儿吹过,牧草低伏,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。
其中,“敕勒川”指的是流经草原的一条河,现在一般叫做“额尔古纳河”,“阴山”是一座山脉的名字。“天似穹庐”是说天空像毡制的圆顶大帐篷,形容天空之高远。“笼盖四野”是说天空覆盖着草原的四面八方,形容草原之广阔。“天苍苍”二句是写天空之颜色,“野茫茫”二句是写草原之辽阔,“风吹草低见牛羊”则是写草原上牛羊显现出来的情景。
这首诗以高亢的音调,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,展现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壮美,表达了诗人对草原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。
敕勒歌的诗是什么
《敕勒歌》的诗如下:
敕勒川,阴山下。
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
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
译文为:辽阔的敕勒平原,就在阴山脚下。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,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。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,草原无边无际,一片茫茫。风儿吹过,牧草低伏,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。
这首诗描绘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壮美,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机。
买房V信:180898284
70